
王怡,男,中共黨員,永利集团自動化專業1712班學生。曾擔任自動化1712班團支部書記,永利集团大創中心學生負責人、415競賽實驗室主管、學生黨總支常務副書記,永利集团學生會外聯部部長。在校期間,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創新創業獎學金”以及“卧龍英才獎學金”、“大力獎學金”。在“我為核心主義價值觀代言——尋訪身邊的最美新生”活動中被湖北省學生聯合會評選為“最美新生”,獲得“卧龍英才”、“優秀共青團幹部”、“優秀學生幹部”、“先進個人”等各項榮譽稱号二十餘項 ;參與多項學科競賽活動,獲得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車競賽華南賽區信标組三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TI杯)湖北省三等獎以及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互聯網+等各類競賽獎項;發表兩篇專業期刊論文,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三項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如果說校園是個江湖,那麼交通學院自動化系便是王怡心中的少林武當。
進入“門派”之後,王怡立志要習得“蓋世絕學”,練就一身本領,好能立足于這“江湖”。在師哥師姐們的引薦下,王怡一頭紮進了實驗室。在實驗室的學習是辛苦的,有時候甚至是枯燥的。周末假期其他同學出去玩的時候,王怡和實驗室的成員大部份都會泡在實驗室裡學東西。從最基本的認識元器件、學習編程語言開始學,王怡最終通過層層考核,成為了實驗室固定成員。
受實驗室學長學姐的熏陶,從進入實驗室他心裡就埋下了一個智能車夢——一定要參加飛思卡爾全國大學生智能車比賽。懷着這種心情,王怡和隊友們不斷學習,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用心制作賽車。對于他們來說,這或許不僅僅是一場比賽那麼簡單,而是一場青春,一個夢想。制圖、編程、調試,王怡和隊友攜手并進,共同攻克一個個難關,很多時候大家都會在深夜忙到一兩點。在去華南賽區的前一晚上,硬件驅動出現問題,他們更是熬了一個通宵去處理。從小車能動,到小車能跑,大家受了很多苦,實驗室時常會在深夜燈火通明,大家争得面紅耳赤;但也時常因為一次實驗的階段性成功傳出歡聲笑語。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隊伍出線,在2019年7月以“孔明二隊”的身份代表學校征戰賽場,和其他高校一起比拼交流并且為學校奪得榮譽,為自己實現夢想。
肩負責任,真誠以待
2019年的夏天,時任交通學院學生總支部書記的彭闖同學,響應号召,進藏支教,在協調下,王怡承擔起學院學生總支部代理書記的責任。
組織安排王怡擔任代理書記的時候,全國各類比賽正如火如荼開展着,實驗室是學院沖擊學科競賽的先鋒,壓在實驗室的擔子非常重,王怡當時作為實驗室負責人,自己做好比賽項目的同時,還有責任和義務保障實驗室各個隊伍有序進行備賽,需要做好各項有關協調安排工作。此時讓他做代理書記,他有過猶豫,他擔心自己精力和能力不夠,耽誤工作,但隻是片刻,他便決心承擔起這份責任。原來早在在2017年的12月份,王怡便去過棗陽市七方鎮開展周末義教活動,短暫的支教之旅,讓他體會到了教育對于孩子的重要意義,更讓他看到了支教事業的偉大,所以此番雖然他自己沒有去西藏支教,但他内心告訴自己,應該無條件的去支持。
害怕精力時間不夠,他就在結束一天實驗室的任務回到寝室後,打着台燈寫材料,躺在床上看文件。于是他和老師的聊天記錄裡,經常有他半夜一兩點發出的文件;擔心自己工作出錯,他就給自己列一個詳細的清單,對照清單一件件落實,一年的代理工作下來,手機備忘錄裡囤積了一百多條與黨總支有關的記錄和便簽,這裡面有的是他編輯的通知,有的是列出的人員名單,有的更是吃飯随時記下的工作想法。在他的帶領下,學生黨總支越發的有活力、有能力,深受院領導和校組織部老師的好評。
雖然是代理書記,但王怡并不是照葫蘆畫瓢,得過且過,而是恪盡職守,毫無保留。他通過自己日常學生工作中得到的感悟,和老師研究出台了《交通學院學生黨員量化考核方案》,規範了學院重點培養對象、預備黨員兩個培訓班培訓方案,制作了學院組織發展材料範本,進一步規範了學院組織發展,為下一批學生幹部掌握組織發展流程和材料填寫打下了基礎。王怡總說“在其位,謀其事”,學生工作不是做樣子,承擔起一份責任,在享受所有人的信任時,就應當有不負衆望的決心。
歲月如金,不虛此行
書讀淡泊湖,步丈天下路。世人皆知《誡子書》之“淡泊明志,甯靜緻遠”,但對于王怡來說,文中“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更是警醒他。
大學四年,王怡從來不窩在寝室。無論是流連于實驗室參加學科競賽,還是盡責于學生工作組織各項活動,他都不會讓自己無事可做。在他看來生命之所以寶貴,是因為時間的寶貴;時間之所以寶貴,是因為時間帶來的成長和進步可貴。這四年時間,他嘗試了人生中許多刻骨銘心的第一次。第一次因為參加比賽出了趟遠門,讓自己的眼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闊;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讓生命得到本體外的延伸;第一次參加義教,站上講台成為老師傳授知識;第一次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從此告别怯懦的自己;第一次在觀衆面前跳舞,在值得懷念的日子裡大方的留下自己的“青春舞曲”……這些無數的第一次,讓王怡在這四年認識了一個全新的自己,鮮活的自己,富有生命力、充滿可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