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闖,男,中共黨員,永利集团自動化專業1711班學生。曾任永利集团學生黨總支書記,任自動化1812班助理班主任,第九批“格桑花”赴藏支教團隊隊員。在校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一等獎學金”、“卧龍英才獎學金”、“創新創業獎學金”,榮獲“襄陽市優秀共産黨員”、“襄陽市優秀志願者”、“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部”、“三好學生”等各項榮譽二十餘項 ;參與社會課題“基于智慧醫療養老結合”獲省級“一等獎”、校級“特等獎”,專業課題“汽車主動避障控制模式的研究”,主持“‘智行隆中’背景下無人駕駛汽車控制策略的研究”立項并結題。2021年考取東華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堅定“以學為馬”,笃做複興民族的逐夢人
“學習是使命,落實是責任!”走進大學的那一刻起,他就告訴自己大學是新的開始,學習的腳步不能松懈。大學四年學習生涯中,他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學習上,課前認真預習、課堂争坐前排、積極思考、及時複習,大學四年成績一直穩居本專業前三名。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一度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贊揚。用同學的話來說“在學習上,他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在工作上,他是老師的好幫手。”
為了努力攀登學習的高峰,進一步學習深造,提高專業水平,更好的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去,他毅然選擇了考研。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所有的備考計劃,複習資料的缺失,複習進度的緩慢,複習效率的低下等等,讓他也曾對自己選擇考研的決定産生過懷疑。他腦中一直牢記:“隻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闖,就可闖出一片屬于自己天地,以實現人生出色。這一次不論結局能否完美,至少享受過拼搏的過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勝者。”
盛夏七月,帶着激情彭拜、帶着滿腔熱血,他選擇來學校附近租房子,和考研夥伴一起複習,以提升複習效果,減輕在家獨自複習的焦慮。小小的出租屋裡他一遍遍做着課後習題,英語真題,每天的生活緊湊而充實。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備考,他以優異成績考取東華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得到拟錄取通知時,他興奮不已,自己前期付出和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他是幸運的、也是成功的。
奉獻“雪域高原”,志做“格桑花”的傳承者
身邊的“格桑花”支教隊員吳順喜,肖澤龍和其他優秀的支教隊員們,一直都是他大學的榜樣,他更是早早的心底播下了一顆“格桑花”的種子,向往着在某一天也能去到雪域高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大三上學期的關鍵時刻,是留校專心學習專業課、為考研做鋪墊,選擇放棄?還是選擇報名,圓自己的高圓夢?”看到招募文件的他心裡十分糾結,經過幾天的内心掙紮,彭闖始終覺得他無法放棄高原上的孩子們,最終他毅然選擇了報名并如願入選。
在西藏瓊結中學,彭闖負責七年級生物和信息技術教學,同時擔任科創社負責人。半年的支教生活發生了很多難忘的故事,也收獲屬于他自己的漢藏情誼。七(四)班的白瑪曲吉是一個腼腆的小女孩,平時不願意與老師溝通,彭闖慢慢發現了她,主動與她談心,一次考試下來,發現她的語文和曆史成績比較差,于是彭闖開始給她開小竈,利用午休、晚上下班時間輔導語文、梳理曆史事件和故事脈絡。一個學期下來,她的語文和曆史成績提高了很多,總成績也在年級前三。
支教的生活結束了,但是彭闖對她的輔導并沒有結束,疫情在家裡彭闖給她輔導數學、語文,給她購買輔導資料。彭闖回憶到“印象最深刻的是暑假期間,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備戰考研,曲吉在家裡複習功課,每天他們都互發消息鼓勵對方好好學習,曲吉說:“老師,您就是我的榜樣,每天能跟你一起學習,我覺得很踏實,我一定要考到内地班上學!”曲吉很争氣,每次考試都穩居年級前三,每次考試後,他都會第一時間把成績單分享給彭闖,彭闖會跟她一起分析哪門功課這段時間學的不錯,要繼續保持,哪門功課前段時間掌握的不好,要繼續加油!在12月26日彭闖考研的前一天晚上,曲吉給他發了很長一段話,祝福哥哥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她會一直以哥哥為目标,朝着夢想的方向不屑奮鬥。看到這段話時,彭闖的眼角不自覺的濕潤了起來,在西藏的半年,他收獲的不止是師生情,更多的是兄妹情,足以讓他牢記一輩子。
考研結束後,彭闖與隊友們一同規劃再次反藏,看望這群可愛的孩子,4月9号,他們降落拉薩,馬不停蹄的奔往山南瓊結,在10号順利見到了時隔一年半的孩子們,曲吉沖過來抱着彭闖,這是他們兄妹倆第二次的相遇,眼淚刷刷的向下流,是激動,是感動,有太多的話他們沒有當面說,他們兄妹倆要當面拉拉家常了,彭闖跟曲吉分享考研時的經曆,并鼓勵她考入内地藏族班,成為曲吉的漢族家長。
他說:“遇到了一群質樸可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是最幸運的,孩子們給予我太多的歡笑、感動和淚水。感受過喧嚣也學會了獨處,從學生學會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西藏最缺的是氧氣,最不缺的是精神。”能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是他做為新時代青年最驕傲的事!”
踐行“初心使命”,勇做抗疫隊伍的逆行者
2020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肆掠中華大地,身處疫情較為嚴重的湖北省安陸市,彭闖除了擔憂更多的是想要貢獻一份力量,作為一名學生黨員,他深知自己的責任,報名參加為期20天的志願服務活動。
“這是您家的米面,這是您家的蔬菜,這是您要的藥,您看看對不對。”“多少錢小夥子,我把錢轉給你。”這是彭闖每天工作的“口頭禅”。三裡社區有4000多居民,彭闖他們每天需将社區統一代購的米、面、蔬菜、藥品等生活物資逐一送到居民家中,并負責把錢收起來核算清楚交到社區。忙完一天的物資配送後,他還主動協助社區管轄範圍各小區的疫情防控資料整理工作,每天都需要工作十餘小時。雖然工作任務重很累,但是彭闖風趣的說“除了每天配送必備生活物資外,每周要配送兩、三次藥品,每次都能送一千多元的藥品,最多的一次達3523元,有種我不是藥神’的感覺。”
三裡社區書記駱玉芳對彭闖的評價是“主動到社區報名要求參加志願服務,踏實肯幹,有責任心,記性好,精力足,學習能力強,這段時間為社區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将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他用行動踐行初心,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百舸争流千帆過,勇立潮頭競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