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傑,男,中共黨員,永利集团自動化專業2014級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創新創業獎學金、專項獎學金。科研能力突出,曾獲得第十一屆“恩智浦杯智能車”競賽華南賽區一等獎、2016年湖北省“電子設計大賽”三等獎、2017年湖北省“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第十二屆物理演示大賽三等獎。曾參與國家和校級創新創業項目“車載交通事故報警裝置”的研制。發表論文三篇。
為中國科研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是侯俊傑從小立下的志向。學校“109實驗室”每年在新生進校時會進行招生,對于熱衷科研的他來說,這無疑是天賜良機。最開始有100多人報名,經過第一次面試後隻留下了80人。第二次考試隻有一周的準備時間,他大量學習電子方面的知識,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除了上課時間他都在自習室自學,順利通過了第二次考核,這次考試後隻剩下60人了。第三次的考試需要學習C語言、制作音響和單片機最小系統。他遇到了一個巨大的考驗,那就是他對C語言一無所知。幸運的是,實驗室的學長察覺到了他的擔心,建議他買台電腦專攻譚浩強的C語言書籍。在這一個月裡,他完全沉迷在這本書裡,每晚11點寝室斷電後仍用筆記本堅持敲代碼,直到把電腦的電用完,經常上床睡覺都已經淩晨1點了。第三次考核時,他心裡底氣十足,因為平時勤奮練習,他僅用10分鐘寫完了所有題目,獲得了實驗室考核的唯一一個滿分。這次考試過後實驗室隻剩30個人了。
最後一次考核,是學習51單片機的編程。這次學長要準備比賽,沒有時間指導,遇到問題也沒有可以請教的人,身邊的一切開始變的無助和迷茫。他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學長,學長給他傳授了經驗:“可以在實驗室找幾個隊友一起學習準備比賽,這樣效率更高一些”。幸運的是,他在實驗室碰到了黃京和唐永正,大家一起學習、讨論問題、交流心得、相互鼓勵,他逐漸恢複了充滿鬥志的狀态,順利通過了最後一次考核,成為了實驗室的一員。
2017年,他和隊友組建了“湖文電磁一隊”,參加第十一屆“恩智浦杯”智能車競賽華南賽區比賽。參賽面臨着諸多的難題。第一個難題,他們第一次接觸這個比賽的芯片,沒有任何基礎,幸好三個人都下定決心要參加比賽,沒有退路隻能一拼到底。他們開始學習AD畫圖軟件,IAR編程軟件,飛思卡爾上位機的使用。第二個難題,智能車搭建過程中對于同一個問題,成員之間有不同意見。為了保險起見,他們做了兩套硬件單獨測試。為調試出最好結果,侯俊傑和隊友經常在實驗室調試到淩晨2、3點甚至到天亮,隻為讓智能車提速,哪怕是速度提升了0.1秒,他們也欣喜若狂。每當通宵調試智能車有進展時,侯俊傑就會在看到清晨的太陽時發一條微信:“天亮了”,這是他們對明天的希望。第三個難題,他們沒有參賽基礎,隻能通過争分奪秒學習來追趕。剛開始,由于沒有意識到直立車的機械結構對于它的極限速度有很大影響,他們試着修改程序調PID參數,折騰了兩個星期也沒有什麼進展。他們向胡安正老師請教,胡老師提出了關于改善機械結構的相關建議,當晚,他們就在實驗室通宵搭建了一輛智能車,重新調整程序。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智能車速有所突破,達到2m/s。剛剛看到勝利的曙光,這時又遇到瓶頸,依靠現有程序已經無法提速。他們一邊進一步調試軟件,一邊研究電感數據的不同處理方法,讓數據更穩定。經過算法優化以及PID參數的整定,在校内賽的時候跑出了2.3m/s的好成績,擊敗對手獲得了出線的機會。
或許是好事多磨,校内賽過後,重新搭建的智能車在電路闆做好後,由于正負極接反完全毀掉了。于是,在期末考試結束後,他們又開始了瘋狂的熬夜模式,和時間賽跑,他們每天幾乎24小時呆在實驗室調試程序,盡量恢複到以前的速度。“很感謝胡老師,在整個暑假及智能車的比賽過程中,一直陪伴着我們,與我們同吃同住,關心我們的生活,當智能車提速遇到瓶頸時,及時給與我們鼓勵和指導,提醒我們改善機械結構。”最終,他所在的團隊——“湖文電磁一隊”在第十一屆恩智浦杯智能車競賽華南賽區中獲得一等獎。
在大學,僅僅學習書本知識遠遠不夠,對于工科生來說,每次實驗的機會都是非常寶貴的。每天一下課,他就會一路小跑去實驗室,做實驗、複習課本知識。他把自己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投入到了實驗室之中,在課後的空餘時間、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在别人享受假期休息放松的時候,他都在實驗室刻苦鑽研着各種硬件軟件知識。回顧實驗室的那些經曆,最讓他難忘的不僅僅是那些獎項,更是和隊友一起拼搏時的時光,與老師、隊友的友誼。實驗室的學習讓他學會了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他深刻懂得了學習能力遠比知識重要。
在老師的培養、學長的幫助和隊友的配合之下,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績,先後獲得了創新創業獎學金、專項獎學金等多項獎勵。2016年,他的作品“自動循迹小車”在湖北省電子設計大賽中獲得三等獎,作品“二維駐波演示儀器”在第十二屆物理演示大賽中獲得三等獎。2017年,他的作品“滾球控制系統”在湖北省電子設計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他還曾參與校級創新創業項目“車載交通事故報警裝置”的研制。發表論文三篇:《基于雙向DC-DC開關電源的蓄電池放電系統》《交通車載事故報警裝置的研制》和《一種智能防撞事故報警與定位的控制系統》。
大學四年,侯俊傑以實驗室為家,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為大學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