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就是要确認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标準要求,是一種以培養目标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配備、辦學條件配置等都圍繞學生畢業能力達成這一核心任務展開,并強調建立專業持續改進機制和文化以保證專業教育質量和專業教育活力。
《華盛頓協議》于1989由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6個國家的民間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和簽署。該協議主要針對國際上本科工程學曆(一般為四年)資格互認,确認由簽約成員認證的工程學曆基本相同,并建議畢業于任一簽約成員認證的課程的人員均應被其他簽約國(地區)視為已獲得從事初級工程工作的學術資格。2013年,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預備成員,2016年年初接受了轉正考察。燕山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代表國家成為《華盛頓協議》組織考察的觀摩單位。2016年6月2日,中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
成為正式成員後,我國将全面參與《華盛頓協議》各項規則的制定,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結果和通過認證專業的畢業生學位将得到國際互認。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标志着我國工程教育實現了“六個一”:一個從跟随模仿到比肩而行的裡程碑;一張讓中國工科畢業生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一套國際實質等效的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新标準;一張中國工程師國際資格認證的入場券;一種國際質量标準、規則制定的中國新聲音;一次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曆史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