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同志自2012年12月以來長期擔任教工支部書記,積極當好黨建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她以黨建引領發展,認真履職盡責,帶領支部黨員,團結廣大群衆,奮戰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第一線,支部和個人成績顯著。現簡要介紹陳銘同志的事迹。
一、積極作為當好黨建帶頭人
熱愛黨務工作,以黨建引領發展為工作理念,創新支部工作方法,帶領支部努力奮鬥,教工二支部所在的自動化系事業發展收獲頗豐。
陳銘堅持以理論學習促提升,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強化全體黨員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和事業觀,做“四有”好老師。為更好的勝任黨務工作,陳銘通過參加支部書記培訓會、閱讀黨報黨刊等方式,補短闆強弱項。
她積極研究推進黨建引領業務工作發展。她把黨建與科研、教研工作結合起來開展,不斷強化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以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關心青年教師的發展。組織支部黨員開展“講黨性、比奉獻、樹形象、謀發展”活動,在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中創先争優。
在服務教育教學方面。陳銘定期開展黨員教師示範課,每月組織開展教學觀摩交流,安排黨員骨幹教師指導新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她帶領黨員教師“創先争優”,勇于承擔教學上的難題,帶頭申報項目,帶動全員參與教研教改的良好氛圍。
在服務科研工作方面。陳銘通過支部工作現場會的形式,組織黨員和非黨員一起研讨課題項目申請以及中青年教師發展等問題,引導教師們早日進入研究梯隊,幫助他們凝練科研方向,營造團結、協作、奮進的環境,為科研工作打造“肥沃的土壤”。
在服務人才培養方面。從支部委員帶頭擔當開始,再到其他黨員,各自組建學生團隊,從自己聯系的寝室和班級的學生開始,形成引領效應和良性循環,打造充滿活力與創新激情的團隊。陳銘和支委張海軍率先成立了學習小組,帶領學生科研項目和學科競賽,支部黨員也迅速行動起來,非黨員老師也積極跟進。自動化系學生有了更多的學習平台。
支部開展黨員引領、全系教師參與的教師職業發展規劃,根據教師的優勢和特長,明确職業方向。以廖育武教授為首主要服務社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确定以張海軍博士為首專攻科研項目申報和高質量科研論文;确定以陳銘副教授為首主抓教學研究和課程建設;确定張華博士為首的主抓專業建設和專業認證;确定李揚、楊迎化、賈巍,孫彥招等老師負責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
近一年來自動化系在各項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橫向立項335萬,到賬43.5萬;發表論文12篇,其中2篇SCI,1篇CSCD教研論文,2篇中文核心,4篇普刊教研論文,國家發明專利1項,成果轉化1項,專著一部,專利軟著3項。2020年支部獲得襄陽市直教育系統“紅旗黨支部”榮譽,張海軍獲得襄陽市直教育系統“優秀黨員”榮譽。
二、兢兢業業做好學術帶頭人
陳銘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認真鑽研學術,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獲得多項成果和獎勵,展示黨員的模範性。
作為學術帶頭人,陳銘時刻提醒自己“不進則退”。她努力鑽研,擴寬自己的學術視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更有效地引導學生,探索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陳銘善于學習,深入襄陽市大力電工公司研發部跟技術人員學習,向武漢理工大學自己的碩士導師陳啟宏教授請教難題,向訪學導師複旦大學張建秋教授請教“智能控制”先進理念和科學方法。近年來,陳銘發表SCI論文兩篇并檢索,EI論文三篇并檢索,中文核心論文以及優秀期刊論文多篇,發明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兩項。主持多項橫向技術服務課題,經費多達92萬。研究課題“汽輪發電機試驗站智能控制系統”獲襄陽市人民政府頒發的“襄陽市科技技術成果推廣獎二等獎”。
作為一名教師,陳銘勤奮躬耕在三尺講壇,教學成果豐富。她連續11年承擔《自動控制原理》及《電路分析》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任務,年均學時352。她勇于創新課程改革與建設,建設專業核心課《自動控制原理》校級精品資源,制作了獨特的教學課件,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結束了這門課程“天書”的稱号。她完成《自動控制原理》立體化教材的驗收,并申報為省級一流課程。她出版個人專著一部,教材一部,主持學校基于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實踐研究項目各一項,立項為校級重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項,主持省級教研項目一項。發表SCI教研論文1篇并檢索,發表CSCD教研論文2篇,發表并檢索教研SCI論文一篇。陳銘先後獲永利集团第七屆教學質量優秀獎二等獎;學校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她指導學生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智恩浦”杯智能汽車競賽全國二等獎1組、華南賽區一等獎1組,華南賽區二等獎2組等。
作為一名“雙帶頭人”,陳銘同志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帶領教工二支部團結奮鬥積極引領自動化系發展,取得高質量發展成績,展示了新時代高校的基層支部的擔當。